来自市商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取得较大突破,核心功能框架已基本形成—
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上海主要内贸流通指标,包括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电子商务交易额等位居国内主要城市的前列。
贸易功能持续提升,资源配置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上海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了一批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并通过这些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延伸形成一批价格指数,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该类商品交易的价格风向标,如“MY STEEL”钢铁价格指数成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钢材期货衍生品交易基准价,易贸能源化工现货指数被国际认定为我国能源化工贸易合同基准价等。区域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率先启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正式建立,APEC亚太示范电子进出口代理口岸网络运营中心落户上海。
贸易主体不断集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14年,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40665家,其中超10亿美元52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逾14万家,其中超百亿元8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490家、297家和381家,成为内地总部机构最多的城市。同时还涌现出一批以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型贸易企业。
贸易载体加快建设,重点区域和重要平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作,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进出口代理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虹桥商务区、迪士尼度假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重大功能性载体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包括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进口商品的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进出口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国家级展会等,上海不仅数量上居全国前列,功能上也全国领先。
贸易环境持续改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上海相继出台了一进出口代理批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丰硕,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有利地改善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环境。
上一篇:上一篇:4月外贸出口降幅明显收窄进出口代理下一篇:下一篇:上海台经贸亟须再进出口代理出发 活力依稀在